一、熱電阻與熱電偶的區別
1、從型號可以區分:WZ為熱電阻,WR為熱電偶。
2、線制不同:熱電偶為二線制,熱電阻為二線制、三線制和四線制,常用的為三線制。
3、測量原理不同:熱電阻隨溫度的升高阻值變大,熱電偶隨溫度的升高毫伏值變大。
4、輸出信號不同:熱電阻用萬用表測量電阻信號,熱電偶用萬用表測量電壓毫伏信號。
5、所用傳輸電纜不同:熱電阻到變送器用本安電纜,熱電偶到變送器用專用的補償導線。
6、測溫范圍不同:熱電阻一般測量低溫,熱電偶一般測量高溫。
二、熱電阻與熱電偶的計算公式
(1)熱電阻的計算公式
PT100熱電阻常見的有兩線制、三線制和四線制,今天主要以三線制為例講一下計算公式。
AB=AC=115歐姆 BC=5歐姆,計算一下實際溫度應該為多少度?
首先記住四句話:
1、電阻每增加1歐姆,溫度大致升高2.5度。
2、溫度每升高1度,電阻大致升高0.385歐姆。
3、PT100熱電阻0度時電阻為100歐姆,50度時電阻119.4歐姆,100度時電阻為138.5歐姆。
4、測量熱電阻的時候,必須斷開電源后再測量,才能保證準確性。
A、粗略計算過程:AB-BC=115-5=110歐姆 110-100=10歐姆 10*2.5=25度
大致溫度為25度左右。
B、想要知道更加準確的溫度,則需要查PT100熱電阻的分度表,查一下110歐姆具體對應的溫度109.35歐姆=24度,109.73歐姆=25度,110.12歐姆=26度
(2)熱電偶的計算公式
以K型熱電偶為例,介紹一下兩種計算方法,熱端溫度為840度,
840度的毫伏值為 34.909mv ,環境溫度為25度,25度的毫伏值為
1mv ,問DCS顯示多少度是正常溫度?
粗略的計算方法是
A:用萬用表測量熱端毫伏值為34.909mv對應的溫度為840度,加上環境溫度25度,等于865度,DCS顯示溫度865度左右,這是很多老師傅教的計算方法,簡單實用。
精準的計算方法是
B:找一個現場溫度計測出環境溫度25度,查分度表25度對應的毫伏值為1mv,再測量熱端的毫伏值為34.909mv,兩個毫伏值相加等于35.909mv,再查分度表可以看出864度對應35.880mv,865度對應35.920mv,35.909mv對應的溫度就是在864度到865度之間。
從上面兩種計算方法可以看出來,老師傅的計算方法更實用一些,學習儀表要懂理論,也要學會變通,理論與實踐相結合。
三、熱電阻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
1、熱電阻斷路和短路
處理方法:斷路和短路是很容易判斷的,可用萬用表的“×1Ω"檔,如測得的阻值小于R0,則可能有短路的地方;若萬用表指示為無窮大,則可判定電阻體已斷路。電阻體短路一般較易處理,只要不影響電阻絲長短和粗細,找到短路處進行吹干,加強絕緣即可。電阻體斷路修理必須要改變電阻絲的長短而影響電阻值,為此以更換新的電阻體為好,若采用焊接修理,焊接后要校驗合格后才能使用。
2、顯示儀表指示值比實際值低或示值不穩
處理方法:保護管內有金屬屑、灰塵,接線柱間臟污及熱電阻短路(積水等) 除去金屬屑,清掃灰塵、水滴等,找到短路點,加強絕緣等。
3、顯示儀表指示無窮大
處理方法:熱電阻或引出線斷路及接線端子松動,更換電阻體,或焊接及擰緊接線端子螺絲等。
四、熱電偶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
1、熱電勢比實際值小(顯示儀表指示值偏低)
處理方法:熱電極短路 找出短路原因,如因潮濕所致,則需進行干燥;如因絕緣子損壞所致,則需更換絕緣子;
熱電偶熱電極變質 在長度允許的情況下,剪去變質段重新焊接,或更換新熱電偶
2、熱電偶的接線柱處積灰造成短路
處理方法:清掃積灰
3、補償導線線間短路
處理方法:找出短路點,加強絕緣或更換補償導線
4、補償導線與熱電偶極性接反
處理方法:重新接正確
5、補償導線與熱電偶不配套
處理方法:更換相配套的補償導線
6、熱電偶安裝位置不當或插入深度不符合要求
處理方法:重新按規定安裝
7、熱電偶冷端溫度補償不符合要求
處理方法:調整冷端補償器
8、熱電偶與顯示儀表不配套
處理方法:更換熱電偶或顯示儀表使之相配套
9、熱電勢比實際值大(顯示儀表指示值偏高)
處理方法:熱電偶與顯示儀表不配套 更換熱電偶或顯示儀表使之相配套
10、有直流干擾信號進入
處理方法:排除直流干擾
11、熱電勢輸出不穩定
處理方法:熱電偶接線柱與熱電極接觸不良 將接線柱螺絲擰緊
12、熱電偶測量線路絕緣破損引起斷續短路或接地
處理方法:找出故障點,修復絕緣
13、熱電偶安裝不牢或外部震動
處理方法:緊固熱電偶,消除震動或采取減震措施
14、熱電極將斷未斷
處理方法:修復或更換熱電偶
15、外界干擾(交流漏電,電磁感應等)
處理方法:查出干擾源,采取屏蔽措施
16、熱電偶熱電勢誤差大
處理方法:熱電極變質 更換熱電極